一、品牌网络负面现状
21世纪是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,网络传播的速度非常迅速,每个品牌或者企业都会存在负面(各个环节中难免会有疏忽,造成消费者不满),大多数企业遭遇负面时,都是急于删除,而这背后隐藏巨大的风险,小编观点负面处理防大于治
二、网络负面处理的法律风险
1.法律风险
内容链接(内容链接请点击超链)
相关法规(内容链接请点击超链)
举报链接(内容链接请点击超链)
2. 被查处相关人员报道
相关报道专题链接(内容链接请点击超链)
广东二十一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沈颢、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原主编刘晖、原二十一世纪网站总裁刘冬、《理财周报》原发行人夏日等30名被告人及15家被告单位,因涉嫌敲诈勒索、?#31185;?#20132;易等罪,经依法指定管辖,2015年8月20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向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
链接(内容链接请点击超链)
链接(内容链接请点击超链)
链接(内容链接请点击超链)
各大网站媒体编辑及有删除权限的人都很慎重,没有可靠的中介人,相关编辑是不会去做删除的事情,下面一个案例报道说明:
链接(内容链接请点击超链)
在运作过程中,直接通过官网找到相关编辑回复是这样的:
因此一般做删除处理的,都是“三无”:无协议合同,无打款记录,无相关字眼展示,尽量规避一些风险。但是一旦被举报发现,操作执行方,出钱方都会有法律风险。
三、网络负面处理的危害及后遗症:
1、被再次发布:内容被删除,渠道和相关操作人员有利益的甜头了,有可能会继续再转发的同样的内容,导致越删越多(有的发?#23478;?#21518;直接留联系方式,找删除明码标价,因为企业也拿这没有办法,因为本身删除企业就在做违法的事情);
2、被对手盯上:对手(包括?#32972;?#26333;光这些负面信息相关人员)知道出钱删除负面信息,正好有更多把柄给对方,继续发布新的负面,到时候企业会更被动;
3、删除一段时间又出现(说明渠道不?#31185;祝?#20854;实所有删除都是伪删(删除一般都是找相关编辑来删除,编辑上面管理层有权限?#25351;矗?#20063;知道是谁删除的);
4、删除数据源链接,但是在百度相关搜索还会出现,点击开是删除页面(删除渠道仅仅提供删除,但是后期各大搜索引擎入口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来处理的);
5、链接打不开,但是?#23548;?#39029;面还存在(DOS定点攻击,中介人骗钱)。
四、如何面对网络负面信息
1、通过正常?#22836;?#22788;理流程,像百度知道、百度贴吧、新浪博客等大型门户网站都设有处理侵权投诉板块。企业一旦发现相关的负面信息之后,就可以联系?#22836;?#20154;员,并提交相关资料删帖。
2、对于那些恶意诋毁的负面信息,企业可以在官网发布法律声明,同时在第三方平台及负面信息回复中发表,强调要?#38750;?#36896;谣者的法律责?#21361;?#19968;般就能引导舆论的方向
3、如负面信息真实存在,企业可以选择发?#23478;?#20123;正面软文,问答等口碑覆盖在搜索引擎展示的负面信息上,通过相关的优化手?#21361;?#21387;制负面信息,将负面的影响力降到最低
五、SPR找清法观点
1、任何品牌负面信息无法把控,因为自媒体时代(过去把控主流媒体即可,但现在负面爆发都是自媒体产生,包括行业公关精英的专业公司,对自媒体公关也做的不尽人意的)负面发生有很多不确定性,如何把不确定转化可把控呢?唯一办法就是预防大于?#21361;?#21315;万不要有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。
2、采用舆论稀释的原理,在于平时品牌不断发声,来稀释和预防负面信息,负面信息不要出现占领流量入口相关平台即可,随着时间推移负面慢慢淡化。?#28909;?#35828;75%的消费者通过百度首页进入,把控好首页或者前3?#24120;敲?#32473;公关留出时间。因此平时做好相关正面形象的建设,避免出现负面时手忙脚乱。被老板和领导骂,说公关不给力。